EMBA 雜誌 418期/EMBA 雜誌編輯社 2021.05.31
運用AI科技,聿信讓兩百年歷史的聽診器,有了新的樣貌,也讓遠距醫療、非接觸式看診成為可能。
近來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升溫,除了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之外,許多民眾也盡量避免不去醫院。然而對於有看病需求的人來說,此時,如果可以進行遠距離、非接觸看診,那該有多好?
事實上,二○一八年創立的聿信醫療器材科技,在做的正是這件事。三年前,公司掌握相關技術,推出AI即時呼吸聽診監測儀。
聽診器是醫生看診時最常使用的器材,但它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了,在使用時,醫生必須與病患近距離接觸,且往往只能聽見聽診當下的聲音。「我們解決了過去聽診無法穿越時間空間的問題。」聿信創辦人、亞東醫院醫師許富舜說道。
聿信研發抗噪貼片,取代傳統聽診器,將貼片貼在病患的胸口,系統能連續偵測,並記錄病患呼吸聲音,傳送回手機等裝置,除了傳遞聲音之外,也以視覺波紋的方式呈現呼吸狀況。這讓醫生就算不在病患病房內,也能即時了解他的呼吸狀況,又或者,能根據他前一夜一整晚的呼吸狀況,調整醫療方式。
許富舜是一位重症醫師,在加入亞東醫院以前,他曾是台大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,目前,他是台大生醫電資所博士班候選人,是少數擁有醫療與資訊科技專業的專家。「在這個交集點上,我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?」他指出,「在醫療裡是一條命、一條命的救,如果能走入居家照護,就能拯救更多生命。」他因此創立聿信。
「我們的特色是,有很強的抗噪,邊緣的運算,以及AI的平台,能連續遠距聽診,以AI的方式輔助治療。」許富舜指出,聲音的判斷是很主觀的,AI平台能降低判斷標準不一致的問題,並透過視覺化,為醫師標示出異常的部分。
許富舜認為,目前許多醫療機器對於心跳、血壓、體溫等的掌握都很好,可是就是缺少了對呼吸的監測。他舉例說明,台灣一年有超過百人在不插管的麻醉過程中,發生意外,若能運用相關醫療器材,第一時間掌握病患呼吸的狀況,往往能降低憾事的發生。
聿信的團隊由電子、醫療、物聯網領域的專業人員所組成。二○二○年,聿信獲科技部評選為「台灣十家最酷科技新創」,公司的AI即時呼吸聽診監測儀,通過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審查, 目前已運用於醫院、醫學中心和整形診所中。
聿信醫療的投資人侯鈞耀觀察指出, 「用AI輔助高階工作者的常態性工作,才能讓他們更有多時間做高價值的工作。」他認為,聿信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,公司運用AI,輔助醫生做例行的工作,例如,盯著監測器看或是聽診。
另一方面,公司的產品可用在專業的醫療領域,例如加護病房,也能進入消費領域,像血氧機。「因此,它的想像空間變得很大,這是我投資的主要原因。」侯鈞耀說道。
許富舜指出,聿信的商業模式有兩個主軸,一個是監測器材本身,另一個則是AI平台。在醫院,監測器材可以偵測病患在開刀中,或者是重病患者血氧的變化;在居家,可以監測氣喘病患在運動過程中血氧變化趨勢等。
AI平台端的運用則是在遠距離醫療。許富舜舉例說明,病患運用公司產品收集完呼吸聲音後,平台會告訴病患大概的情形,並將資訊上傳給醫生,若醫生認為呼吸聲聽起來有些異常,便會建議病患去醫院照X光,或進行藥物的調整。
慢的同時,找到加速的方式
然而許富舜也指出,相較於其他產業,醫療產品的業務成長模式不太一樣,這會是公司面對的一項挑戰。許多產業看重毛利率,醫療產業著重的則是長尾(long tail),「它不是轉換成量,而是轉換成在醫界專業的reputation(信譽)。」
許富舜舉例,如果臺大醫院用了一台監測器,院方不會馬上接著用一百台,而是其他醫院看到後,也跟著使用這一台。另一方面,當產品在台灣醫療市場順利運作後,要如何連結到國際醫療市場,也會是另一個挑戰。
侯鈞耀則認為,有兩個關鍵會對聿信的發展有幫助。首先是快速合作,「我認為,它的強項是在做演算法,平台把收到的聽診訊息,透過演算法回饋出結果。」因此他認為,要做平台,就應邀請更多夥伴加入,包含內部人才以及外部合作夥伴。例如,公司可以和消費性電子大廠合作,運用他們開發的硬體搭配公司的平台。
第二則是,聿信必須盡快讓消費者理解,公司在做的是什麼。侯鈞耀觀察指出,AI在消費型領域中很容易被誤解,因為一般人搞不清楚其中真正的專業,甚至會覺得AI是一種好玩的東西。
這個情況可能造成,如果A公司先做了,消費者一窩蜂地被吸引,就算第二家推出類似產品的公司做得更專業,消費者也不會理解。因此他建議,聿信在進入消費性市場時,必須快速地讓所有人知道,公司在做的到底是什麼。公司也可以考慮邀請更多BD(business development,商業開發)人才加入。
和許富舜訪談的那天,是五月初,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升溫之初,他在百忙之中撥出了醫療會議後午休的空檔受訪。在南港國家生技園區大廳裡,他說著自己的理念以及公司在做的事情,之後又快速地趕往下一場,針對疫情和政策說明所接受的電視訪談。
醫療在今天的世界裡,角色越來越重要了,而醫療科技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,也許才剛剛開始。
Kommentare